“互联网+”已经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中,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一些不法活动也打着“互联网+”的口号制造骗局,比如不少披着 “互联网金融”、“区块链”外衣的“虚拟币”。

  “山寨币”井喷发展

  新型传销呈抬头趋势

  随着比特币价格在4万元左右的高位震荡,国产虚拟货币也变得日趋活跃。虽然去年以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国内最后两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也先后关停。但这场充满风险的游戏并未就此退烧,不少投机者在比特币参数基础上做出修改,“发明”出各种“山寨币”,通过拉人头方式制造传销骗局。

  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关停,给不少“山寨币”带来可乘之机。记者发现,在QQ等社交软件上输入“币”字,发现了大量以“玩客币”、“雷达币”等命名的群。

  在论坛贴吧中,“以特币”、“红贝壳币”、“HBB环保币”等虚拟币五花八门,一些币友不断晒出翻倍的截图并进行推广:“零投入零风险,只涨不跌,变现容易。”“推荐人可获得‘领导’奖励。”“一个人推广5个人,捡600元,乞丐都可以干。”

  “山寨币”涉嫌传销的情况正在全国多地出现。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传销犯罪案件5900多起,涉案金额近300亿元。其中,以各种“虚拟货币”为名实施的传销犯罪比例不小。今年各地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五行币”“维卡币”“亚欧币”“钛克币”等一批重大案件,涉及币种107个。

  多种忽悠套路

  短时间制造“吸钱黑洞”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情况来看,此类传销依然采用拉人头、发展下线的传统模式,不过借助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概念进行包装,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不少投资人被骗却不自知。

  据通川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类传销骗局在群众参与初期往往给予返利诱惑,制造盈利假象,引诱更多人员加入并继续发展下线。且涉嫌传销的“山寨币”交易系统多部署在海外,很难彻底监管。

  比如2017年9月,湖南省株洲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6亿余元的特大“维卡币”网络传销案。经法院审理查明,该传销组织系境外向中国境内推广虚拟货币的组织,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建立,服务器则设立在丹麦哥本哈根。

  同时,在宣传过程中,大部分山寨“虚拟币”都捏造背景打造门面增加迷惑性。在海口市警方破获的“亚欧币”网络传销案中,涉事公司声称有国资背景,犯罪嫌疑人刘某更是宣称自己是虚拟货币领域的专家。

  一年时间,就发展会员4.7万余人,涉及金额40.6亿元。经调查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标签其实均为捏造。另外,涉事公司还在多个城市豪华酒店召开推介会和论坛,给投资者“洗脑”。

  警方提醒: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警方表示,利用“山寨币”从事网络传销是传销的一大新变种,迫切需要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和联动打击机制,把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裂变式增长。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法分子以虚拟货币为幌子,利用虚拟货币真假难辨的特征和普通老百姓知识上的空白,名义上投资理财,实际上进行的是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市民们要擦亮眼睛,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增强风险意识,不要被所谓的“低风险、高回报”所蒙蔽,用智慧看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投资过程中,要了解企业或个人吸收资金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考察企业或个人真实的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其承诺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高额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资。

  另外,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非法金融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首要考虑资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诱惑而动心,避免“赚了利息、丢了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