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称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元年”:余额宝、微信支付纷纷上线,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小米手机3分钟内销售额超亿元,京东全年销售额超1000亿实现微利等。我国电商企业至2017年增速达到高峰,为74.95%;自2018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在40%左右。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全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电子商务、互联网销售”的企业共有近300万家,其中约87%的企业成立时间小于或等于5年,超70%的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下。

  而由于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少电商企业已经退出“江湖”。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3万家电商企业显示注销或者吊销,占企业总数的近15%,其中约32万家注销、吊销的企业为创业型企业(成立时间小于等于5年)。在这些企业中,不乏一些已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其中超3万家企业的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357家企业有公开融资事件。

  2019年是《电子商务法》的元年。实施了一年的《电子商务法》,在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行为,在维护各方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搭售需有显著提示、保证押金顺利退还等。

  在经营风险方面,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商企业近五年累计产生超73万次经营异常,2019年就有20万次,占比近30%;而电商企业的行政处罚数量也从2015年起开始翻倍增长,直到2019年新增数量才有所回落。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超过9.5万家的电商企业曾被行政处罚,近7000家公司产生过3条及以上的行政处罚。在这7000家公司产生的超4万条行政处罚中,因涉“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而产生的处罚约有5700条,占比超过14%。

  从司法风险来看,法律诉讼案件数量持续上涨,仅2019年就达14万件。此外,电商企业近5年共产生8.6万条被执行人信息和超3万条失信信息。

  根据中国消费者报社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的《电商消费维权指数2019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电商消费维权指数均值81.6,相比2018年降低14个点,保持在正常区与乐观区之间。虽然指数构成中的总纠纷率指数增加了8.8个点,但假货感知率下降了19个点,这也成为总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国发布了首个电商产品质量网上监测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初步构建了“网上查找、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诚信管理”的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管新机制,为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督等相关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对于直播带货、零星小额、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仍然需要法律给消费者提供更加确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