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于1980年的康宝莱,致力于以优质的营养品来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康宝莱对中国市场、上海市场的繁荣发展和经济提振,充满信心。”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郭木表示,康宝莱在中国、在上海获得高速发展,将持续加大投入,增强自己的服务中国市场、上海市场的能力。
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1998年,康宝莱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工厂。目前,康宝莱全球五大制造基地中,有三家位于中国。2014年,康宝莱在上海长宁区设立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康宝莱的中国区总部。
康宝莱在中国有约6500家由康宝莱的服务提供商运营的营养俱乐部,它们搭建了一个社交空间,为消费者一对一进行营养健康知识以及运动方式的个性化服务,为科学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创造了氛围。
中国产品创新中心获得各界高度认可
2020年,康宝莱投资1.6亿元在上海张江建成了康宝莱中国产品创新中心,即康宝莱(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公司在全球的首家产品创新中心,助力公司在中国实现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打通了新品从概念到方案落地的全链条。
投运以来,创新中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22年,创新中心获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批准,正式认定为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荣获了上海市“技术先进服务企业”认定。
依托康宝莱中国产品创新中心,2020年以来,公司在中国已经上市了超过40款新品。目前,创新中心已经具备了六大能力,包括:产品创新、产品法规、产品感官评估、产品设计和开发、包装设计和开发以及分析和测试。
紧抓产业重要的发展机遇
康宝莱近年来在华业务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上海市、长宁区的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包括,在加大创新投资、数字化转型、会展宣传等方面,持续的政企优势互补、服务互助;多位长宁区领导在上任之初,带队多个部门,到康宝莱总部和北京办公室调研,让康宝莱感受到了关心和温暖。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国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康宝莱相信,这是广大的营养品企业,重要的发展机遇。康宝莱自身也在努力,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积极拓展产品品类,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优质营养产品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主要抓手将是康宝莱中国产品创新中心,在获得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和“技术先进服务企业”的认定后,该中心开始享受包括跨境研发通关便利、跨境金融服务便利、人才引进与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税收优惠等众多扶持政策及便利措施,为康宝莱发挥国际化背景优势、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强化本土创新研发实力,注入了新动力(300152)。
郭木宣布,“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康宝莱中国产品创新中心的投入,全面提升其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包装设计和开发、分析和测试等在内的各项核心能力,让更多‘上海创新’的优质营养健康产品,服务中国消费者。”
声明:新电商是非商业类网站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和心得——新电商网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和心得——新电商网 近日,康宝莱宣布将于2021年9月20日新开一个占地178000平方英尺的工厂。这个新的配送中心位于马里兰州黑格斯敦,将有助于满足美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对该公司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近日,康宝莱宣布将于2021年9月20日新开一个占地178000平方英尺的工厂。这个新的配送中心位于马里兰州黑格斯敦,将有助于满足美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对该公司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健康问题,对大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健康产业如今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健康问题,对大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健康产业如今得到了蓬勃发展。            		 作为一家专注于营养和体重管理的公司,康宝莱自成立以来,不仅仅只是生产和销售营养健康产品,更是致力于把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推广到全世界。
            			作为一家专注于营养和体重管理的公司,康宝莱自成立以来,不仅仅只是生产和销售营养健康产品,更是致力于把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推广到全世界。            		 康宝莱在美国官方农业化学家协会(AOAC)国际年会上 展示全新研究成果
            			康宝莱在美国官方农业化学家协会(AOAC)国际年会上 展示全新研究成果            		 
                 
                 
                 
                
发表评论